总第14期|企业要闻

2023.06.14

住建部:坚决遏制室内装饰装修违法违规行为


哈尔滨一租户私拆承重墙,导致该楼栋4层至21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墙壁开裂情况,200多户居民被紧急疏散无法回家,预估损失高达1.6亿元,当地警方对五名相关责任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,包括租户、施工人员以及物业经理等,而所涉嫌的罪名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。无独有偶,广州某小区业主在装修时私拆承重墙,导致楼上房屋地板下沉、墙体开裂……两则与承重墙有关的新闻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。


根据刑法,这样的罪名如果成立,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。除了追究刑事责任,对涉事房屋所有人以及物业公司也将从重按上限处罚。由此看出私拆承重墙还真不是修复那么简单,也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,相关责任人涉嫌触犯刑法将面临牢狱之灾。

对此,住建部近日印发通知,要求物业不仅要告知业主装修的禁止事项,还要加强巡查检查;业主装修房屋,也要严格遵守规定,签订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。这是提醒,也是明确责任,各方都应切实履行义务,否则一旦出问题,都难逃其责。

纵观我们服务的小区,违规装修真的不可控吗?我认为技巧和方法最为重要,装修管理是每一位物业服务工作者应履行的使命和责任,“把项目小区当作自己家园来管理”,下面梳理几个管理技巧:

严审图、控材料、强巡查、巧沟通、借力量、化矛盾

1、  学会审图:充分了解业主装修真实意图,将违章事项控制于萌芽状态。

2、  门岗管控:所有的违章材料必须排除在门岗之外,才能有效控制整个园区的违章现象。

3、  加强巡查:在业主装修期间,根据不同的装修内容,定期巡查,及时发现问题;要发挥全员力量,让每位员工都需知道哪些是属于违章现象。

4、  协调沟通:多与业主、施工单位进行沟通、交流,耐心倾听意见,了解各个装修的真实意图。必要时借助装修单位的力量,化解矛盾与误解。

5、  巧借政府资源。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加强装饰装修监管力度。

6、  注意处理方式:处理装修过程中的突发问题或违章装修时,换位思考,宜疏不宜堵,尽量以疏导、疏通为原则。

7、  人性化服务:尽力帮业主解决工程质量问题,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,与业主建立感情基础,增加沟通频次,对于装修进度定期给业主推送等。

全体领悦人必须加强装饰装修监管,落实安全责任主体,坚决禁止破坏结构安全、违章搭建等违法行为发生。


“恳说恳讲,我为公司发展提意见找对策”主题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

为促进内部服务提升、提高员工凝聚力、创造敢说敢讲的沟通氛围,6月,公司内部以“恳说恳讲|我为公司发展提意见找对策”为主题召开了总部、片区、项目三级民主生活会。

各级单位采用头脑风暴会、座谈茶话会等形式,鼓励员工畅所欲言。员工给项目提意见,项目给片区提意见,片区给集团提意见。

在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下,截至发稿日,各级民主生活会共召开25+场(各片区均已召开,各项目恳谈会仍在继续召开中),收集建议170+条(已合并重复性同类建议),后续将由总部人力牵头汇总评审,充分采纳有效建议,并指定受理组织、指定明确责任人进行跟进处理、整改提升,并对处理结果予以跟进反馈。

望全体同路人在今后的工作中,继续务实分析、深入思考,积极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谏言献策,实现个人与公司共同成长与发展。


阳光同行之名人家风故事:陈云从不收礼

家风正,则为官清;家风劣,则为官浊。古往今来,几乎无不如是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,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,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,而且关系党风政风。帮腐,虽一时享受与奢华,但终将导致家破人亡、妻离子散;助廉,虽生活普通而平淡,换来的却是亲人的温馨相伴和幸福的持久绵长。

陈云,江苏青浦人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,马克思主义者,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,一生淡泊名利,从不收礼。不管礼物多轻,陈云也是“来者必拒”。每当陈云外出,他立下的“规矩”是“不接不送”,轻装简从,形式上的东西一概免掉,更不许搞迎来送往或者吃喝宴请。一次,某市的公务刚结束,陈云正准备乘火车返回北京,当地的干部看到陈云在这里整天忙着谈话,深入基层了解情况,同时在生活上又坚持低标准,很辛苦,为表达敬意,商量决定带一些东西上火车。由于早就听说陈云拒收礼物的态度是“不可商量的”,因此仅带来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。陈云一行对此毫无所知,直到火车即将开动,秘书肖华光才得知此事,肖华光婉言请他们将东西带回去。但当地领导的态度却很坚决,说这根本不算啥。肖华光将此事向陈云做了汇报,并建议说,对方如此盛情,不如按照市场价格,把这些东西都买下来,也不违反规定。陈云详细听完汇报,果断地说:“不能开这个先例,有第一次,就会有第二次,以后就阻止不住了,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,要和他们说,他们的心意我领了,但东西我不能收。”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:“君子有所好恶,好恶不可不明。”陈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廉洁自律,其拒礼的故事颇令人深思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风。”2022年6月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再次强调:“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,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。”






上一篇:总第14期|企业文化 下一篇:总第14期|人物专栏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