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第13期|构建管理者经营思维

2023.05.15

经营思维的本质就是客户思维、市场思维和价值思维。经营思维要求我们放弃把管理复杂化的企图,坚决回归管理的大道至简本源:即把企业的一切活动聚焦到为客户服务、聚焦到产品创新和营销、聚焦到如何让客户满意、聚焦到经营、聚焦到如何活下去。

对于任何公司而言,经营思维方式对于能否活下去非常重要。我们看到柯达、诺基亚、摩托罗拉、海航、恒大等企业的管理都非常完善,体系非常健全,但他们为什么倒下了?归根结底在于管理者的经营思维出现了巨大偏差,导致管理活动不是指向经营。

思维决定行为,行为决定结果。我们常说:企业管理者要具备经营思维,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经营管理的?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。

某公司来了一名HRBP支持业务部门,帮业务部门提升业绩。HRBP认为,自己只要协助销售们把产品卖出去,并且打造狼性的团队,就算合格了。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,因为他缺少了对成本的思考,产品卖出去就一定有利润吗?产品卖出去就马上有进账吗?要知道“赔本赚吆喝”的情况并不少见,而且很多企业都会把应收账款能拖则拖,甚至拖到天荒地老。

公司业务季度会上,分公司总经理公布了上季度的销售额,同比增长100%,销售额翻番。HRBP感到很振奋,带头鼓起掌来,他把销售额跟利润划等号了。会后他跟总经理聊起来,才知道虽然今年销售额翻倍,但利润却只有去年的1/4,利润并不随着销售额线性增长。这个数据说明,今年的收益并不如去年。总经理告诉HRBP:虽然利润的大小将决定一家企业在短期内能达到的高度,但真正决定这家企业有没有未来的,是利润的可持续性。

如果一个管理者不具备经营逻辑,没有经营思维,他就不能站在财务逻辑思考问题,不清楚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,不懂把正确业务思路给到一线业务人员。管理者要具备经营思维,就必须做一名操心人、主人翁,透过财务报表看懂公司战略。如果说法律是政治的语言,那么财务就是商业的语言。理解了财务,你才能透彻理解很多商业的基本逻辑。稻盛和夫曾指出:“不懂财务,不能成为真正的经营者。”

作为管理者,要了解“2+3+8模式”。简单来说就是:两个关系逻辑+三大财务报表+经营思维八大核心准则。

两个关系逻辑

理解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:简单来说,就是要理解公司是单一业务或多个业务、高端或大众、价位如何、目标客户如何等等。

用财务的逻辑思维思考业务:要清楚所有的企业都经历着一个从投入资金到回收货款的过程,循环往复、周而复始、永不停息,直到企业关门。

三大财务报表

1.资产负债表—公司的“底子“

资产负债表,等于是定期给公司拍一张照片,它反映了我们的钱都花在哪里(资产)、有多少欠的钱(负债)和股东的钱(所有者权益)。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是看钱花得是不是合理,也就是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是不是合理,资产的质量好不好,明白钱的配置是否合理和是否符合公司战略方向。

2.利润表—公司的“面子“

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,是某一期间的业务经营情况。

3.现金流量表—公司的“日子“

它是公司某一段时间内现金流入流出的汇总,是公司现金流的表达,也是期间报表的“录像”,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的赚钱能力,告诉我们现金来源、应用以及其增减变动的情况。很多企业倒闭“日子”过不下去的直接原因,就是资金链断裂,现金流枯竭。


八大核心准则

1.投资回报核心准则

公司经营就两件事,赚钱和分钱。赚钱一看资源,二看组织能力。管理层要把公司花的每一分钱视做投资,争取“花小钱办大事,低风险高回报”。

2.数据结果核心准则

利用财务指标掌控企业经营管理,财务思维就是结果思维,数据结果就是直指经营结果,数据是老板和管理层沟通的语言,目标是我们工作安排的起点,财务结果是我们工作阶段性经营结果。

3.业财税融合核心准则

创造新的商业模式,如何把业、财、税、法融合在经营企业的思维中非常重要,业财税融合准则不仅打通了业务和财务和税务的信息链,同时更让管理者养成对财务的思维敏锐度。税不是做账产生的,是业务产生的。企业经营什么业务,就交什么税。因此,税务规划要从业务交易开始。

4.现金第一核心准则

打造健康高效的血液系统,不同时期,公司的战略选择不同,收益也不同。但无论哪个时期,选择何种战略,保证现金流健康是基础。

5.财务核算核心准则

企业就是赚钱、分钱两件事,算清楚是前提,否则会钱散、人散。财务核算是经营管理的基础,没有准确的数字,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,老板就无法实现经营管控的职能。

6.成本优化核心准则

开拓思路,全环节挖掘成本空间,经营企业不是只是成本领先,不只是成本控制,而是强调成本优化。成本优化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,开源、节流、产业链协同创新,各个环节其实都有可优化的空间,要打开降本想象力的天花板,不能用延长线的思维去做认知。

7.风险可控核心准则

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,决策过程就是平衡收益和风险的过程,我们不追求零风险,要追求风险可控。企业要注意预防财务风险、税务风险、系统风险,当我们意识到风险时,风险已然减半。

8.体系建设核心准则

体系化系统化是企业复制做大传承的基础。协调解决的是一个问题,系统化解决的是一类问题。管理层要建设完善的经营管理系统,系统化解决所有问题。


总之,作为物业企业的管理者,更应具备经营思维,管好“收“,管好”支“,做有利润的收入,做有现金流的利润,成为专业高手、全能冠军、长跑胜将。


上一篇:总第13期|人物专栏 下一篇:总第12期|企业文化 返回